学校于1959年5月经安徽省委批准创建,当时校址设在合肥市南门外原银行学校旧址(现中国科技大学东校区西院),学校规模800人。1961年迁至蚌埠市交通路校区。1965年学校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接管,后更名为安徽商学院。文革期间,一度被迫改办中专并先后更名为安徽省财经学校和安徽省供销商业学校。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中华大地,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安徽财贸学院,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共同管理,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主。1983年学校本部迁至宏业路校区(现龙湖西校区)。1984年交通路校区经商业部批准改为商业部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安徽财贸学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87年“两院”分设,1992年9月“两院”正式合并组成新的安徽财贸学院。学校先后隶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迁入龙湖东校区。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位于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市,现有三个校区构成,龙湖东校区、龙湖西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4A风景区龙子湖两畔,占地面积1521亩,建筑面积70.1万平方米,藏书近180万余册,电子图书52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1700余种。有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语音室、体育馆、游泳池、室外运动场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以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习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优雅,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坚持育人为本,践行“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坚持发挥优势,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目前,学校设有13个学院,2个教学部,3个校直属研究机构,10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40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拥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重点学科3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教改示范专业4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精品课程22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开拓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形式,改变了单一的普通本科制形式,实行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函授、夜大学、干训生、自学考试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制度。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普通个日制本科生14230人,硕士生978人。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毕业生。
建校近50年来,学校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070人,其中教授115人,副教授33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3人,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6人。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经常举办全国性经济、管理类学术研讨会,聘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并选派教师赴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瑞士、丹麦、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修、访问和攻读学位,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学校在抓好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教学科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自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51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各类科研著作84部;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7项;组织校外专家面向本科生举办学术报告175场。学校学术期刊《财贸研究》成为2008~2009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为优秀。
改革开放30年来,学校的各项建设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的世纪里,学校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汲取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承接徽商文化和淮河文化的底蕴,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办学特色、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做贡献,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学。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如下:
(一)授予硕士学位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0个二级学科点: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4个二级学科点:会计学、企业管理学、旅游管理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专门史、农业经济管理学、社会保障学、情报学),三个专业硕士授予点: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二)本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税务、投资学、法学、国际政治、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广告学、绘画、艺术设计、动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个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
(三)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工商管理、法学。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
生源地 | 年份 | 学校名称 | 科类 | 批次 | 录取分数 | 平均分数 |
---|---|---|---|---|---|---|
请选择条件搜索... |